張忠謀再次發聲,直擊美方晶圓制造!外媒:拜登要氣著了
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雖然早已退休,雖然已經是90多歲的老人,但還是經常出席多種活動。近日,張忠謀又作為台灣企業代表參與APEC峰會,還接受記者采訪。
作為半導體行業的專家,話題自然還是關于半導體,不過這次的言論主要是關于美方重新龐大半導體制造產能,張忠謀直言基本不可能,恐怕拜登聽到就要氣著了!
在全球晶圓制造行業,張忠謀算是一個非常突出的人物,他創立純晶圓代工模式,帶領台積電不斷走向巔峰,雖然期間經歷不少波折,張忠謀也二次出山力挽狂瀾。
要知道,之前半導體行業大都采用IDM一條龍模式,就是設計、制造、封測和銷售一體化,英特爾、三星起初就是這個模式,而張忠謀把其中的制造給單列了出來。
優勢是不與客戶產生競爭,這是台積電從三星爭得蘋果、獲得更多客戶的重要原因。
這讓台積電獲得迅速增長,去年營收一度超過三星、英特爾,成為全球半導體行業的營收第一。如今,台積電穩居全球晶圓代工行業第一,占據60%左右市場份額。
當然也是張忠謀趕上了好時機,正好順應了趨勢。當時,美方半導體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只想保留芯片設計等輕松、利潤又高的行業,推進晶圓制造等產業外移。
在這種背景下,台積電和三星抓住了這個難得的機會,順勢把晶圓制造做了起來。
結果就是,全球晶圓制造產能大部分轉移到了亞洲東部,而美方本土的芯片產能出現了直線下降,從原來占全球37%下滑到如今的12%,這讓美方意識到風險所在。
因為美企蘋果、高通、英偉達等芯片巨頭都依賴外部制造,于是美方就開始出台芯片法案,拿出巨額芯片補貼,施壓台積電、三星等來美建廠,提升芯片制造產能。
不過,張忠謀一直不看好美方重建半導體產能,近日在美發聲再次發表類似觀點。
首先,張忠謀指出美方想要重新建立台積電那樣規模的芯片制造產能,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至少在短期內不可能,因為台積電發展到如今規模是幾十年的努力。
情況也確實如此,因為晶圓制造算是重型行業,光建廠的周期就非常長,一晶圓廠從選址到實現量產,都需要好幾年,還需要研發制造技術,根本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美方想要力爭在2030年扭轉半導體制造局面,這麼急功近利是根本實現不了的。
其次,張忠謀表示美方建立了一定程度的半導體制造產業,台積電也不懼怕競爭。因為不管哪個產業都存在競爭,況且台積電和三星是經歷很多競爭才有如今局面。
尤其是台積電之前經過了多次競爭,都在關鍵節點做出了正確選擇,尤其是在多個技術節點的競爭上,戰勝過美企IBM、格芯、英特爾等,還實現了對三星的超越。
因此,盡管未來還會出現很多競爭,台積電都不懼怕,再說如今的實力更勝以往。
再者,張忠謀認為盡管美方拿出了巨額芯片補貼,但也于事無補。因為看似520億美元的數額不小,但這是多年補貼合計的金額,這樣再分攤下去,其實也沒多少。
要知道,台積電每年的資本支出平均就有300億美元左右,過去兩年甚至超過了400億美元。台積電曾經計劃三年投資1000億美元,相比之下美方補貼是不是很少。
因此,不管是美方的芯片法案還是其他地區的法案,不管拿出多少補貼都很浪費。
之前張忠謀就曾表示,美方即使投入千億美元,重建半導體產能也不可能成功。張忠謀對于美方重建產能的言論,當然也有一定的道理,畢竟美方如今已沒有基礎。
像人才不足、制造價格過高、配套不完善等問題已經很難解決。不過,張忠謀有自己的私心,那就是處處為台積電考慮和造勢,這次發聲應該是繼續引起美方重視。
對此外媒表示,拜登聽到張忠謀的言論要氣著了,重建半導體產能一直引以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