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芯打怪升級:3大難題,解決2個,只剩最后1個了
不得不說,國產CPU中的典型代表龍芯的成長史,也就像網游中的打怪升級史,不斷的努力,不斷的成長,將缺點一個一個解決,最后成為王者。
之前龍芯真的有三大缺點的,這些缺點,一個一個的看起來都很難解決,但經過20年的努力,如今這3大缺點,已經解決掉了2個,只有最后一個,龍芯也正在與合作一起努力解決。
先說第一大缺點,那就是依賴國外的指令集。
以前龍芯使用的是國外的MIPS,雖然後來龍芯基于MIPS指令集,研發出了自己的LoongISA指令集,但還是脫離不了MIPS指令集。
在龍芯3A5000之前,龍芯使用MIPS指令集,每賣出一顆CPU,都要向MIPS指令集所有者,交授權費用。
但從3A5000開始,情況不一樣了,龍芯自研出了LoongArch指令集,這是100%自研的,與MIPS沒有任何關系,從底層擺脫了對MIPS的依賴,真正獨立自主可控了。
第二大難題,則是性能的問題。
對于任何一款CPU而言,性能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性能差了沒人會使用,龍芯剛推出時,落后intel、AMD甚至有15年以上的差距。
但龍芯并不灰心氣餒,不斷的努力研發,改進架構,到3A6000時,龍芯的性能已經與intel十代酷睿i3水平差不多了,IPC值,甚至達到了13代酷睿i3的水平。
雖然綜合整體來看,龍芯落后intel、AMD還有個3-5年的差距,但是這個差距,已經不再是天差地別了,在部分領域,已經完全可以替代了。
第三大難題,則是生態。
對于CPU而言,性能是重要因素,但沒有生態,再好的性能也沒有人用,因為大家用電腦是用來解決問題的,沒有生態的電腦,只能制造問題,不能解決問題。
目前龍芯只能使用linux生態,與windows相比,確實相差很遠,也不是短時間之內能夠解決的。
不過如今國產麒麟軟件、UOS,這兩大操作系統,均全面支持龍芯,且支持最新的LoongArch指令集,這兩大國產系統,兼容的軟硬件數超過了300萬,能夠很大程度滿足大家的日常需求了。
可見,第三個難題,雖然還沒有解決,但也算是解決了一部分了,隨著國產操作系統的發展,這一個缺點,估計也會很快解決掉。
到時候龍芯可以全面替代intel、AMD,成為中國人真正的國產CPU,那麼我們在CPU方面,就可以逐步擺脫對intel、AMD的依賴,走出一條獨立自主可控的道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