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翻倍!美國貿易戰輸得體無完膚,中國順差高達8776億美元!
2018年,中美貿易戰再次打響,雙方進行三輪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當時的美國總統川普,要求審查中國貿易行為,并對中國發起301調查,導致中美之間的問題持續發酵,雙方緊張局勢愈演愈烈,此消息一出,立馬刺激到了不少國人的神經,美國所謂的審查中國貿易行為,我國也一度表示是美國不顧事實采取的行動,我們必將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來堅決捍衛中國的合法權益,如今貿易戰已經過去五年之久,現在中美之間到底誰輸誰贏,已經有了最新結果,接下來讓我們一探究竟。
不可否認,這幾年由美國主動挑起的中美貿易戰,給我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是隨著我國科技不斷發展,以及對進出口貿易實現跨越式增長,美國已經在這場貿易戰中徹底敗下陣來,而且是輸得體無完膚,為什麼要這麼說呢?接下來我將講述貿易戰過程中幾個最為重要的事件,以及中國在貿易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此來徹底證明中國是如何打敗美國,并成功實現貿易順差高達8776億美元,以及如何在五年內實現貿易順差翻倍的巨大成功。
首先,2018年并不是美國第一次對我國發起貿易戰,早在1974年美國政府就啟動了《貿易法》中的條款,那就是要對中國貨物增征關稅,從10%增加到25%,比如以同等規模對美國的大豆等農產品、汽車等工業產品等等,也以500億美元加征25%的關稅,相反,美國從其它國家進口的大豆等產品關稅從3%下降至1%,也就是說美國對我國實行區別對待,25%和1%的區別實在是太大了,那個時候美國經濟處于上行階段,反而是中國經濟還處于下行階段。
隨后,就是2018年美國發起的301調查,所謂301調查,就是美國可以依據《1988年綜合貿易與競爭法》的301條款,對其它他們認為貿易存在不合理、不公平的國家進行報復和調查,其主要的含義就是保護美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權利,這明顯就是妥妥的強盜行為,緊接著3月份川普又簽署相關命令,那就是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分別征收25%和10%的關稅,特別是對從中國進口的6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并且還要全面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并購,可以說這個時候美國的貿易戰打得是越來越離譜。
對此,我國也給予了最強烈的反擊,比如在2018年4月17日,中國商務部正式發布公告,宣稱將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高粱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然而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美國又在6月15日公布了將加征25%關稅的5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清單,同時對約340億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實施加征關稅措施,并對約16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開始征求公眾意見,7月6日,美國對34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對原產于美國的545項約34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25%的關稅,總而言之,美國是越來越過分了。
那麼現在結果究竟如何了呢?美國到底輸得有多慘呢?
根據海關官方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7.79萬億人民幣,中國貿易順差僅僅只為4381億美元,可是2022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42.07萬億元,比2021年增長7.7%,中國貿易順差卻已經達到了8776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6764.3億美元,新增了2011.7億美元,增幅高達29.7%,中國成功實現在五年內創下了翻倍的全新紀錄。也就是說中國貿易并沒有受美國影響,反而發展得越來越好,所謂的中國貿易順差,就是指出口大于進口的額度,這也意味著我國進一步提升了外匯儲備。
不僅如此,5年貿易戰,中美貿易總額也增長18%,從2017年,中美貨物貿易總額5837.0億美元,其順差為2758.2億美元,到2022年,中美貨物貿易總額達6906億美元,同樣也是創下歷史新紀錄,其順差更是高達4000億美元,同樣也是實現了翻倍的增長,也就是說我們賣到美國的商品,比從美國進口的商品還多得多。
從此我們不難看出,中美貿易增速雖然不如中國總體對外貿易增速那麼快,但是中國對美貿易順差卻大大增長了一倍,這也意味著我們對美國商品的需求量越來越低,相反美國對中國商品的依賴程度變得越來越高,而且更加重要的是,隨著國產低端制造業向東南亞遷移,東南亞也成為了中國制造商品的生產基地,也就是說中國反而成為了東南亞與美國之間的中間商,東南亞生產的商品經過我們再賣到美國,實際上賣到美國的商品已經比以前更貴了,而且我們根本不用出什麼力,就能從中獲取巨大收益。
近幾年,不斷有新聞指出,中國制造業正在向東南亞遷移,我們可能將會失去制造業大國的地位,可是洽洽剛好相反,我們不僅不會失去其地位,反而牢牢將整條產業鏈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因為現在的發展現狀就是美國出錢購買商品,東南亞出力生產商品,我們作為中間商只是轉下手而已,不但獲取了巨大收益,同時又掌握了行業命脈,這才是中國真正的厲害之處,所以如今的發展現狀,那就是美國已經輸得體無完膚,相反中國在這幾年快速崛起并成功轉型,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以前那個只會干苦力的中國,現在的中國已經在制造業實現完美升級,并且成功成為全球最大中間商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