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到美企被「卡脖子」了,老美也沒想到,我國已經準備好反制手段

芯片本身就是一個市場化極高的產品,老美有技術,日本、荷蘭有設備,我國有市場,本來完全可以做到互補,但老美卻憑借著技術先發優勢和世界霸主的地位居高臨下,不僅把華為等中企列入實體清單,還計劃聯合盟友斷供全球的中高端芯片制造設備,從而遏制我國半導體產業的快速發展。

據報道,美國正在計劃終止所有美芯片供應商與華為之間的合作,包括4G、WiFi等常規芯片,如果計劃落地,必然會削弱華為在手機市場中的競爭力。此外老美還聯合日本、荷蘭限制了高端DUV光刻機的自由出貨,如果沒有更先進的光刻機,國內晶圓廠所生產的芯片只能停留在28nm、14nm。

或許老美認為這樣中國芯片會陷入至暗時刻,讓老美沒想到的是,在我國持續攻堅集成電路、工業母機等關鍵技術和設備時,我國早已準備好反制手段,還打出了手中的兩張「王牌」!恐怕老美也沒想到,反制裁來得如此之快!

 

其一、稀土

眾所周知,我國修改了《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新增了7項我國拿手的技術,其中稀土是讓人備受關注的一項。稀土有著「工業味精」的美譽,不管是半導體設備、軍事設備,還是汽車行業等,都離不開稀土材料。

如果沒有稀土,不管是飛機、潛艇的壽命,還是炮彈的殺傷力都會大打折扣,而在汽車領域,新能源汽車領頭羊特斯拉宣布,下一代永磁電機將完全不使用稀土材料。特斯拉是否有新技術或新材料代替,我們不得而知,但特斯拉的表態卻印證了稀土是通往成功捷徑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被稱為「稀土之鄉」,稀土產量占據全球總產量的70%,關鍵是稀土的加工、提純、冶煉、應用技術,我國處于世界絕對領先水平,卡著世界的脖子。這是早期我國原子核物理專家、化學等專家翻閱大量文獻、無數次的實驗、甚至采用核燃料所用到的萃取法總結出來的經驗,即便是老美,想要使用稀土也要先拿到中國加工。

其二、光伏

當節能減排與可持續發展成為各國的普遍共識,許多國家都在大力發展光伏產業。早期為給美本土光伏產業保駕護航,老美設置了各種貿易堡壘,甚至對我國太陽能電池、電池板、層壓板等進行「雙反」調查。尤其是「棉花」事件后,老美將新疆產的太陽能多級硅納入制裁范圍,之后還在東南亞等地引起了胡蝶效應。

老美不通過光明正大的競爭,而是借助「制裁」等限制措施保證美技術領先的方式,不僅讓中國光伏企業越戰越勇、越做越強,更讓美國光伏產業呈現出了江河日下的態勢,一日不如一日。

數據統計,多晶硅料和組件環節,我國產量占比超過了75%,電池片環節我國產量超過了80%,硅片環節我國產量占比超過了95%,各環節出貨量均處于世界第一,可以說光伏產業鏈高度集中于中國。

 

為滿足國內光伏產業的需求,老美不得不向中國光伏企業尋求幫助,但讓老美沒想到的是,肆意斷供中企芯片和相關制造設備,我國也將光伏產品列入技術《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這對本來就舉步維艱的美光伏產業來說,無疑是一記重拳!

針對此事,不少媒體也開始表示:中國開始秀肌肉了!如果中國打出這兩張牌,輪到美企被卡脖子了。

我國的「殺手锏」

其實我國反制的手段不止這些,老美對中企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兩個字「經濟」,從遏制中企發展,大流行期間搭上美國人的性命也不管,足以見得老美不會拿自己的經濟開玩笑。但是我國還針對美經濟放出了一個殺手锏:「什麼貨幣安全,什麼貨幣好用,我們就用什麼貨幣結算」!站在老美的角度,這無疑是「赤裸裸」的威脅!

或許老美會有所收斂,但還是那句話,我們不能對他們抱以任何幻想,只有核心技術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才能真正掌握發展與競爭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