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消息傳來,台積電做夢也沒想到,失去華為會這麼「痛苦」
大家都知道,台積電是全球第一大芯片代工廠,無論是芯片良品率還是產能,都遙遙領先于同行。再加上純晶圓代工模式的優勢,包括蘋果、高通、英偉達、華為等科技巨頭都愿意將訂單交給台積電。
恰恰是因為擁有先進的芯片制造技術,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對台積電「虎視眈眈」,美國也不例外。為了能夠順利邀請到台積電建廠,老美可謂是「軟硬兼施」,一方面修改芯片規則,讓台積電客戶變成清一色的美企。另一方面,只要在美建廠就能獲得百億美元的補貼。
事實上,台積電之所以赴美建廠,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其生產線上采用了大量的美技術和零部件,受制于人。于是,我們就看到台積電先是斷供華為,後來又決定在亞利桑那州新建兩座先進工藝晶圓廠,最后還把上千名高級工程師連同家屬運送到美工廠。
原本以為跟隨老美的腳步,會得到更多技術支持和芯片訂單,可台積電做夢也沒有想到,失去華為這個客戶會這麼痛苦。因為就在近期市場傳來了兩條關于3nm芯片訂單的消息。第一條消息是:英特爾推遲與台積電3nm芯片合作訂單。第二條消息是:蘋果包下了台積電3nm全部產能。
從表面上來看,這兩條消息并不算壞,至少3nm芯片產能被蘋果包圓了。但仔細想想你會發現,台積電的客戶越來越單一了。曾經華為、高通、蘋果都是台積電的客戶,只要有先進的芯片制程,他們就會爭先恐后地下訂單,更不會討價還價。
而現在不一樣了,自從失去華為訂單后,高通開始「擺爛」,蘋果也沒有了壓力,就算使用不那麼先進的芯片iPhone手機也會大賣,就比如iPhone14系列。
最主要的是,由于修改芯片規則,美芯已經被貼上了「不可靠」的標簽,而高通、英特爾等台積電主要客戶集體出現「爆雷」。這也意味著,未來會有更多的美芯企業寧愿違約,也要對台積電進行砍單。
另外,在台積電赴美建廠且把投資案增加至400億美元后,老美突然來了個「過河拆橋」,此前承諾的補貼遲遲沒有到賬就算了,英特爾還把原本屬于台積電的客戶也搶走了。更雪上加霜的的是,美資本也撤離了,包括巴菲特、摩根大通、貝萊德等有一個算一個,紛紛選擇離場。
那麼問題來了,台積電就真的沒有退路了嗎?個人認為,台積電至少有兩條路可走。其一,選擇硬剛到底,如果老美不給補貼,那麼像斷供華為那樣對待美芯企業。其二,回歸自己人的懷抱,主動擁抱中企。畢竟,誰的孩子誰心疼。
讓人感到可惜的是,現在的台積電已經沒得選了,為了保住自己全球「代工一哥」的地位,台積電已經將「身家性命」交給了老美,只能他人被牽著鼻子走。
對于國產芯片行業來說,無論外界因素如何變化,我們都不要忘了人民日報的忠告:中企只有放棄一切幻想,始終堅持自主研發,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卡脖」問題。對此,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