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1年試射12款導彈,中國不能輕視這樣的對手
印度《防務新聞》在2022年結束之際,盤點了今年印度在導彈方面的成就,並將其總結為「在致命和先進導彈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
據報道, 今年一年內,印度成功試射了12款各型導彈
,包括:
地對地導彈
:射程超過5000公里的「烈火-5」,射程超過3500公里的「烈火-4」,射程為350公里的「普里特維-II」。
空對地導彈
:從蘇-30 MKI戰鬥機上發射的「布拉莫斯增程導彈」
地對空導彈
:快速反應地對空導彈,中程地對空導彈,垂直發射短程地對空導彈(VL-SRSAM)
潛射彈道導彈
:從潛艇發射的射程為750公里的K-15潛射彈道導彈。
空射反艦導彈
:從奧迪沙海岸的一架直升機上發射。這是印度海軍第一個本土的空射反艦導彈系統。
反坦克導彈
:激光制導反坦克導彈,從直升機上發射的「赫利娜」反坦克導彈,便攜式反坦克導彈。
印度媒體認為, 這將有效幫助印度應對來自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雙重威脅」,幫助印度打贏「兩線戰爭」,
也使得印度的導彈體系更加完整,甚至擁有了打擊太空目標的能力。
更為重要的是,印度正在推動「武器裝備國產化」,並建立「火箭軍」, 這也讓印度在「軍工大國」的路上邁進了一大步
。
事實上,雖然我們一直吐槽印度軍工「奇葩」,尤其是印度產導彈,因為「布朗運動」而廣為人知——在它掉下來之前,沒人知道它掉到了哪裡,偶爾也有掉下來之後也找不到的情況。不過, 印度軍工其實一點也不弱,只是因為我們總是以中國的水平作為參照物而已。
首先,印度毫無疑問是一個軍事大國。
目前, 印度擁有一支多達145萬人的軍隊,
最近幾年的年度軍費開支都在500億美元以上,排名一直在世界前列。
裝備方面,雖然印度裝備大部分靠「買」,但其擁有蘇-30MKI戰機、陣風戰鬥機、T-90主戰坦克、阿帕奇武裝直升機、航空母艦等多款先進裝備,還擁有彈道導彈以及核彈頭, 這讓印度的軍力遠超世界大部分國家,排名可以進入世界前十。
(蘇-30MKI發射「布拉莫斯導彈」)
其次,印度在導彈、尤其是彈道導彈領域,實力並不弱。
以《防務新聞》所說的「烈火-5」為例,在2012年首次試射成功後,這型導彈在近年來進行了多次改進和試射,最後一次成功試射就在今年12月初。
官方數據顯示,「烈火-5」可攜帶核彈頭,射程大約為5000-5500公里, 可以覆蓋我國全境。
而且, 印度方面也正在為「烈火-5」研發可攜帶2-10枚核彈頭、擁有末端變軌能力的分導式彈頭
,以便讓印度獲得真正意義上的二次核反擊能力。
(印度閱兵式上的「烈火-5」導彈)
客觀來看,雖然「烈火-5」與五常大國的著名彈道導彈還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是,印度近年來吸取了早年導彈研發的失敗經驗, 導彈技術正在日趨成熟
。
總之, 我們還是應該用客觀、公正、發展的眼光看待印度
,既不刻意吹捧,也不無腦貶低。畢竟,中印邊境如今還仍然時有摩擦, 中國不能輕視這樣的對手,印度也值得中國警惕,因為輕視印度,就意味着對自己的不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