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挑起核戰爭?澤連斯基:烏軍准備收複克裏米亞

在懸殊的軍事實力差面前,烏軍能和俄軍打成僵持已不容易。然而,澤連斯基的野心顯然不止於此——他想要的,是多年前就已經被俄控制的克里米亞……

(克里米亞街頭,俄軍士兵正在執勤)

據環球網援引今日俄羅斯12月19日報道,日前,澤連斯基在接受法國媒體的採訪時,再次談及自己的「偉大目標」——收復克里米亞。

他表示, 隨着烏軍在前線取得優勢,他相信許多烏克蘭民眾已經開始想象烏軍發動進攻、奪回克里米亞的場景。

他還透露稱,自己反覆強調「克里米亞應該屬於烏克蘭」是沒有意義的,因為莫斯科絕不可能主動放棄克里米亞,因此,烏克蘭軍隊已經準備好發動「奪回克里米亞」的軍事行動。

雖然他並未直接揭露發動這場進攻的具體時間,不過他在採訪中表示,他覺得在「2023年的夏天前往克里米亞會很不錯」。俄媒認為,澤連斯基此言是在暗示 烏軍將於2023年發動攻勢,並在夏季到來前實現對克里米亞的控制

,以一場「偉大勝利」迎接澤連斯基的到來。

據悉,克里米亞早在2014年就進行了地區性公投,決定加入俄羅斯聯邦。隨後俄羅斯派出軍事力量將該地區控制,並將該地區作為黑海艦隊的重要戰略基地,一直持續至今。

(克里米亞軍港外的俄軍士兵)

這不是澤連斯基第一次聲索克里米亞地區的控制權,相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並且,我們完全能夠看到烏軍的野心——近段時間以來,克里米亞境內發生了多起「意外」,遭到襲擊破壞的設施中甚至包括了黑海艦隊的指揮部和軍港。

值得一提的是, 就在日前,克里米亞的辛菲羅波爾和巴赫奇薩賴兩個地區也發生了爆炸。

至於罪魁禍首最有可能是誰,大家心知肚明。

(克里米亞海灘附近的一處俄軍設施遇襲)

並且,目前的情況對俄軍來說十分不利。俄國防部發布的報告顯示, 俄軍已在俄烏衝突中損失了超過1500輛坦克,占俄軍現役坦克總量的近三分之一。

有評論認為,如果西方繼續對烏克蘭提供巨量的軍事援助,那麼參考俄軍近期的乏力表現,烏軍還真有可能對克里米亞產生嚴重的軍事威脅,甚至有可能從俄軍的控制下將該地區奪回。

(一輛俄制坦克被擊毀後棄置在路邊)

但俄羅斯有可能會為了和平談判而放棄克里米亞嗎?當然不可能。克里米亞不僅扼制第聶伯河這條歐洲關鍵水路,還是通往東地中海、巴爾幹半島和中東地區的關鍵窗口,歷史上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尤其是在俄羅斯受西方制裁後,克里米亞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最新數據顯示, 今年以來,從克里米亞運往敘利亞等盟友國家的俄羅斯小麥數量比往年增加了17倍之多,

從克里米亞出口的小麥足足占據了敘利亞進口糧食總量的近三分之一。

路透社評論指出,在西方制裁日益緊縮的當下,作為關鍵海港的克里米亞對俄羅斯的意義只會越來越大。

因此,如果克里米亞被烏軍控制,這將是俄羅斯所絕不能接受的。不久前,兩名美國官員已明確就此發出警告, 呼籲烏軍暫時不要發動進攻奪回克里米亞,以免導致局勢升級、迫使普京動用核武器來保證俄羅斯在黑海的戰略利益,而這最終有可能成為一場全球性「核大戰」的導火索。

而著名外交官基辛格此前也明確表示,克里米亞不能也不會成為俄烏間武裝爭奪的核心,俄烏和平談判的前提中也不能包括克里米亞主權的歸屬,只能在談判期間進行討論。可見,即使是美國,也很清楚一旦俄羅斯失去克里米亞,俄羅斯會有多麼憤怒。

出於對俄羅斯可能為了克里米亞而使用核武器的考慮,如果烏克蘭選擇大舉進攻克里米亞,那麼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完全有可能單方面終止援助、迫使烏克蘭停止進攻。畢竟,美國不會允許烏克蘭的行動,威脅到美國的國家生存安全。

因此,可以預見的是,雖然澤連斯基的夢想很美好。但依靠西方援助打仗的烏克蘭,最終恐怕是不可能收回克里米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