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中國市場?美企接連發出警示,“聯手施壓”局面已然形成!

老美重塑本土芯片產業的計劃,整個過程進行的并不是很順利,為了變本加厲地限制中國廠商發展,可以說把能想到的「歪招」都用上了,台積電、ASML這兩顆「棋子」不再言聽計從了,也讓它們徹底的著急了。

在所有企業都希望獲取授權的背景下,老美正式公布了「芯片法案」,規定接受補貼的企業,十年內不得擴產中國市場產能,并且還將特定市場的設備出口范圍,從10nm調整為了14nm。

看似老美又掌握了主動權,但背后已經開始「風起云涌」,要求放棄中國市場的做法,就連自家企業都相當不滿,不斷有美企發出巨額虧損的警示,聯手施壓的局面已然形成,老美該如何去應對?

來自美企的警示
美企限制了先進設備、芯片的自由出貨,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但這些先進的技術都是由老美自己主導的,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耗市場,如果非要采用「一拍兩散」的方式,那就注定了誰也別想好過。

雖然有給美企預留了一個授權「口子」,但并不被中企所認可,而高通公司就是一個例子,雖然恢復了對華為芯片的授權,但僅限于4G層面,華為自然是要解決5G芯片的供應問題,自然是要加速自主化進程。

在失去國際信譽之后,國內手機廠商也不再獨家采用高通的芯片,聯發科趁機成為了全球出貨量第一的芯片廠商,高通的損失是無法用數字來衡量的,同樣英特爾、英偉達、AMD等等芯片廠商,也受到了很大的市場份額沖擊,目前已經出現了芯片庫存的情況。

英偉達、英特爾多次發出警示:「不可能放棄中國市場!」高通、蘋果、美光等高度依賴中國市場的企業,自然就更不用說了,「聯手施壓」的局面初步形成了,而面對設備進出口范圍的調整,美企設備大廠也開始維權了,逐步加入到了「反水」大軍中。

就在近日美企泛林集團(Lam Reaearch Corp芯片制造技術提供商)發出看了警示,表態:「高端技術被限制出貨,讓企業失去了競爭力,2023年他們將承受20-25億美元之間的損失!」相當于180億元的損失,要知道這家企業中國市場份額占比30%以上。

而這并非是個例,根據此前傳出的消息,美企應用材料公司也官宣,受到芯片規則的影響,其季度銷售額創造新低,累積下降超過了5.5億美元,并且影響將會持續下去,英特爾已經開始大量裁員,英偉達也表態在第三季度至少損失了4億美元的凈利潤。

企業家在乎的是盈利,根本不在乎什麼重塑本土半導體產業鏈,老美實行的規則如果不能幫到它們,自然不會去遵守的,在生存上已經受到了挑戰,美企自然不會坐以待斃,目前已經開始「聯手施壓」試圖恢復授權。

聯手施壓有效嗎?
在相關限制之下,各個國家啟動了芯片自研計劃,已經直接影響到了美半導體產業的整體利益,而老美依然堅持一意孤行,已經導致多家的美企破產或被并購,一旦讓國際企業實現技術自主化,這樣的局面也將持續加劇。

根據外媒媒體的消息,已經有超過50家企業聯名對老美施壓,而蘋果、高通、英特爾等企業首當其沖,這些可都是美國的經濟支柱,因此老美不敢不管不顧它們的呼聲。

微軟的創始人曾表態:「限制出貨中國市場,只會加速自主產業的崛起,從而讓本土失去更多高薪的工作!」而這樣的預測已經成為了現實,面對國際半導體產業的深入自主化, 隨即他又改口:「我們在主動認輸!」

比爾蓋茨是看著半導體產業成長的,也算是行業內舉足輕重的人物,如今他已經不看好「重塑本土半導體產業」的計劃了,說明老美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在這場芯片斗爭中,終究會以失敗告終。

雖然老美已經算是掌控了「台積電」,并且一直都打算「套取技術」扶持英特爾成長,但如今美企已經失去了國際信譽,就算能夠恢復當初的地位,但在市場上注定不會取得太好成績,至少在中國是這樣。

因此美企的「聯手施壓」,肯定是會有一定效果的,就像近期放開了一年的授權一樣,雖然猜不透老美到底想要干什麼,但至少證明施壓有效果了,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呢?

在這裡,沒有結束,也沒有停更,想要看更多新闻,追蹤我,帶你看更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