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酒店巨头”大幅裁员,2年关店8000家,今估值90亿!

F713E5E2-288D-4AA8-B2BD-D62961238B84.jpeg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当道的如今,不少实体企业的日常运营都受到极大影响。而肺炎疫情“人传人”的特性,更是让餐饮、酒店和旅游业等行业被迫进入“寒冬期”。

如今便有一知名酒店巨头不幸“中奖”,仅是一年的时间便亏钱超23亿,甚至要被迫在中国裁员3000人。

这一酒店巨头便是成立于2013年的OYO连锁酒店品牌。据公开资料显示:这个来自于印度的品牌,在短短6年短短时间内便达到50亿美元的估值。

其业务范围也并不仅限于印度,反而遍布全球800多个城市和地区。

 

众所周知,中国是人口大国,面对庞大的市场,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企业和资本大量投资于酒店业,就连一些跨国酒店巨头们也在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探索中国市场。据有关统计,中国酒店业的市场规模已达6000多亿,相当于每人每年平均酒店消费至少430元。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OYO仅用一年的时间便在中国“开”了1万家店,之后又用2年的时间追上在国内盘踞多年的汉庭和如家。论起扩张速度,其他酒店品牌完全不能与其同日而语。

在众多酒店中,相信不少人都听过OYO这个名字,它吸引到不少明星风投机构,如软银、红杉印度、微软以及滴滴等。

巅峰时期在中国一度拥有1.9万多家酒店,是中国市场排名前三的连锁酒店品牌。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家连锁酒店是一家印度企业。

 

OYO酒店由19岁的瑞提什·阿加瓦尔于2013年在印度成立。当时在印度真的很难找到一家干净又实惠的酒店。在大多数情况下,网站上看似美好的酒店实际上是一座破旧建筑中的破旧房间,脏乱不堪,且连基本的水电都难以保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小就有经商头脑的瑞提什·阿加瓦尔决定辍学,开始创业。他开发了一款应用程序,承诺不会出现虚假广告、品牌质量问题,也不会给旅行者带来不便。

与此同时他推出了OYO酒店,进军印度混乱的酒店市场。

2EB7B6B9-B19B-4DC8-9251-60F9B812E92A.jpeg

和其他连锁酒店不同,OYO不需要自己建设酒店,而是通过“零成本加盟”方式整合酒店资源,对酒店进行改造和管理。

在这种模式下,短短5年OYO已经成为印度最大的连锁酒店。据报道,OYO在印度的市场规模为45亿。

2017年11月,OYO在中国正式上线。为了更好地融入中国市场,OYO的23岁印度创始人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李泰熙。

 

为了尽快占领市场,OYO推出了免费加盟方式,并为业主提供三个方面的支持:一是OYO出钱帮助酒店做一些门头、室内装修品牌和标志改造;二是免费提供一名店内运营经理,一人服务三至五家店,帮助业主梳理酒店内部运营管理问题;

第三,提供完整的营销改进系统,帮助酒店拓展OTA和线下渠道。同时还负责免费培训等诸多项目,作为一项免费业务,吸引小酒店业主更换OYO招牌。

同时高薪招聘管理层,OYO最快曾达到平均1.4天入驻一城、接近3小时开一家店。从2017年到2019年,OYO在中国300多个城市开设了10000多家酒店,拥有120万间客房。

就规模而言,它仅次于万豪酒店。“疯狂”并不足以描述OYO在中国扩张的速度,这个数字连首旅如家集团都比不上。

在中国市场的推动下,OYO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独立酒店品牌和第二大酒店集团,以及世界第三大连锁酒店。不过这种夸张的速度很快就爆出了许多问题。

 

2019年,负债累累的OYO耗尽了所有投资,挤压了扩张过程中的管理和盈利问题,所有这些都达到了顶点。

此外,在加入OYO之前向业主做出的承诺没有兑现,运营数据被公开伪造,导致许多加入OYO的酒店业主蒙受巨大损失。

2020年更是受疫情影响,OYO最终屈服于压力,开始大规模裁员,由2019年的9800人裁员至2700多人,裁员幅度高达72%。

内部人员动荡,OYO的中国门店数量也随之减少,截至今年9月,OYO在中国市场的酒店数量已从10000家减少至1567家,2年关店8000多家。

OYO的财务状况也不尽如人意。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尽管与去年相比削减了约70%的开支,但该公司每月仍亏损约1500万。

 

不仅如此,且OYO还要面对连锁酒店的竞争,如以锦江、首旅如家快捷酒店为代表的酒店巨头,纷纷打入市场;另一方面,OYO在发展过程中被爆出曾遭美团、携程等OTA全面封杀、大批业主要求解约等消息。

除此之外,OYO酒店在服务和质量方面也受到中国消费者的批评,因为大多数酒店管理不善或设施陈旧,服务质量控制得不到保证。在黑猫投诉中,涉及酒店业主纠纷、卫生标准、服务态度差等问题。

事实上,不仅OYO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表现不佳,而且由于疫情等诸多原因,OYO在其他海外市场的发展也非常困难。

根据OYO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截至2021年3月,OYO全年营收约5.53亿美元,亏损近5.25亿美元(约等于33.6亿元)。

李泰熙本人在今年7月7日宣布,未来将继续重点发展印度、东南亚和欧洲,虽曾在中国节节败退,但至今还未放弃中国市场。在招股书中,OYO表示仍在评估中国、美国等其他“未来增长市场”的战略机会。OYO认为中国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与核心市场有类似特征,即缺乏平价且高质量的旅店。

值得一提的是,亏损的OYO要上市了。据媒体报道,OYO已经正式向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式递交了上市招股书,目标融资约12亿美元,目前估值约为90亿美元(约合600亿元左右)。

IPO前,软银持有OYO 46.62%股份,为第一大股东,上市虽然能解决短期资金之困,但对于企业长期经营发展而言,自身实力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