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太空的明星必然是中國!六艙合體 在軌換班 年底大飽眼福
眾所周知,近年來我國在各個領域的發展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我國也通過堅持自主研發的道路,最終成功擺脫全球第一大「代加工」國的稱號,轉身成為「世界第一工廠」。源於我們在各個領域的快速發展,使我國獲得了很多衍生技術,他們輔助我國具備了在尖端領域獲得了更大的競爭力。就拿航空航天領域來說,至今為止都沒有一個國家敢拍着胸脯說我能自己建造太空空間站。
\
今年是非比尋常的一年,如果一切進展順利,中國太空空間站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所有建造工作。近期神舟十四號在空間站的表現十分亮眼,昨日下午,陳冬、劉洋、蔡旭哲三位航天英雄完成了第二次出艙任務,歷時5個小時的時間,先後完成了艙外助力手柄安裝、載荷迴路擴展泵組安裝、艙外救援驗證等任務。
從神舟十三號到神舟十四號,全世界都看到了我國在該領域的強大實力,尤其是我國對於機械臂的使用能力,難怪去年有外國媒體表示,如果遇到特殊情況,中國機械臂或許能「徒手抓衛星」。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因為在今年年底之前,我國還要完成至少三次偉大的里程碑,希望航空航天的朋友一定可以在今年大飽眼福,而且還是看自己祖國的表演,這種自豪是無可替代的。
據報道,雖然已經到了9月底,但今年我國還有3次重大的發射任務。在下一個月,夢天實驗艙將發射升空,首次和我國空間站的核心艙完成對接任務。年底前,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將進行發射為空間站運送今年的最後一波「太空物資」。值得注意的是,夢天實驗艙完成對接後,其實就代表着我國空間站的建造工作全部完成,而天舟五號再上來的話,意味着我國就會實現5艙合體的壯舉。
當然,更讓人關注的是神舟十五號。自打我國開始建造空間站以來,我們的換班方式就是先返回,在地面完成交接任務後再送新的航天員上去。但這次我國也會和國際空間站一樣完成太空在軌換班工作,年底前神州十五號就會發射,和空間站上現有的3名航天員會和,屆時就是6名航天員同時在軌駐留,最少會維持一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