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認真了?俄羅斯動員30萬人 俄羅斯已陷入比中國還危險的境地
隨着普京正式簽署《關於宣布俄羅斯聯邦部分動員的法令》,宣布從2022年9月21日起在俄羅斯聯邦進行部分動員,不少西方觀察家都認為普京終於開始認真了。因為在此之前,俄羅斯在俄烏戰場上的作戰主力是合同兵。而俄軍最讓美國和北約恐懼的則是其強大的軍事動員力量,甚至可以說,動員前的俄軍和動員後的俄軍相當於兩支不同的軍隊。
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表示,目前俄羅斯的動員資源接近2500萬人。在部分動員期間計劃直接召集30萬預備役人員。不過,大學生的動員「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也不會被討論」,新兵也不會被派往軍事行動區。所以,俄羅斯目前的策略,就是用這30萬新兵來頂替俄羅斯部署在其他方向上的精銳作戰力量,然後將這些精銳作戰力量派往烏克蘭作戰。
這就是普京打算「儘快解決俄烏衝突」的辦法。
美國和北約的想法很清晰,就是通過烏克蘭戰場不斷消耗俄羅斯的軍力,然後配合經濟制裁削弱俄羅斯的國力。所以,對於俄羅斯來說,俄烏戰事不僅需要打出符合俄羅斯利益的結果,而且還需要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結束。擺在俄羅斯面前最好的經驗,自然就是「克里米亞模式」。
目前俄羅斯已經支持盧甘斯克、頓涅茨克、赫爾松和扎波羅熱這烏克蘭東部的4個州舉行入俄公投。一旦入俄公投通過,那麼俄軍就抽調精銳力量直接入駐這四個州,保證其能夠加入俄聯邦。假設按照一比一的比例,能夠用30萬新兵騰換出30萬老兵,再加上作戰區域縮小,那麼俄軍還是有能力拿下盧甘斯克、頓涅茨克、赫爾松和扎波羅熱這四個州的。
這時候最尷尬的就是美國和北約了,因為美國和北約當年在南聯盟也用過公投這一招。所以美國白宮不惜打自己的臉,在俄羅斯宣布要在烏克蘭東部四州舉行入俄公投後馬上站出來表示「俄羅斯組織的公投將是對主權和領土完整原則的一大侮辱」。美國為什麼這麼着急?因為一旦這四個州真的加入了俄羅斯聯邦, 那麼再支持烏克蘭對這四個州展開軍事行動,實際上就是在攻擊俄羅斯本土,很容易觸發俄羅斯使用核武力量
。
雖然不管東部四州的入俄公投結果如何,烏克蘭肯定會組織類似「哈爾科夫大反攻」這種級別的軍事行動,但烏克蘭是否有足夠的兵力在四個州這麼大的範圍內發動反攻,還是一個問題。根據紹伊古的介紹,雖然目前俄軍已經損失了5937人,但是烏克蘭軍隊則陣亡了61000人,49000人受傷。外國僱傭軍方面,已經在烏克蘭擊斃2000多名外國僱傭兵,現在在烏克蘭的外國僱傭兵也僅有1000多人。
即使烏克蘭方面不惜力量發動反攻,能夠投入的總兵力也就10萬人左右。對於烏克蘭來說,要麼美國或者北約直接派遣部隊入烏作戰,要麼西方國家就要向烏克蘭提供更多的先進武器。比如更多的火炮系統、更多的防空導彈甚至部分戰鬥機。當然,這對於俄羅斯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這也是我所說的,俄羅斯現在已經陷入比中國還危險境地的原因之一。
和中國不同,俄羅斯武器對於西方芯片和技術的依賴很大。從T-90M主戰坦克到T-72B3主戰坦克都使用了來自西方的設備,比如T-72B3上的熱成像儀就是法國貨。至於俄軍近些年生產的各種中遠程導彈,更是大量使用了來自西方的高級芯片,這也是為什麼俄烏軍事衝突已經打了211天,俄軍的高精度制導彈藥供應卻一直有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反,中國這些年一直在為這種情況做準備。雖然在高級芯片上我們還會對美國有一定的依賴,但是在我軍的各種主戰裝備和高精度制導彈藥方面已經完全實現了芯片的自給自足。在戰時情況下,即使是遭到了歐美的各種封鎖,我們仍然能夠擁有比俄羅斯更強的武器彈藥自給能力。
當然,俄羅斯自己也看到了這一點。在宣布進行部分動員的同時,普京還要求俄羅斯的武器生產必須實現100%的國產化,並要求俄羅斯國防企業要提高產能以保證前線俄軍部隊的使用。不過,這種調整在短時間內是無法實現的,俄羅斯軍工企業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調整,才能夠達到普京的要求,這段時間俄羅斯的境地同樣十分危險。
另一個個人認為俄羅斯目前情況比中國還危險的理由,是俄羅斯實際上已經沒有其他選擇了。目前的俄羅斯已經陷入到了「有進無退」的境地,必須要在自己的優勢還在的時候,徹底解決俄烏衝突問題。
從目前的情況上來看,俄羅斯已經擺出了吃下烏克蘭東部四州的架勢,部分動員出30萬新兵只是一個開始,如果部分動員30萬人還不能夠解決問題,俄羅斯有很大可能會繼續動員,直到解決問題。對於俄羅斯來說,只要能夠解決俄烏衝突,那麼之前的損失都是值得的。如果不能夠解決,那麼對俄羅斯的不利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參照克里米亞危機後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反應,在此次烏克蘭東部四州公投之後,如果四州都決定加入俄聯邦,並且俄軍確實入駐提供保護,那麼西方國家將會對俄羅斯展開更高級別的經濟制裁。而俄羅斯也為此做了準備,就是和中國等國家在經濟上通過深度綁定,以保證自己的國民經濟體系不會受到太嚴重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