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項專利,23台光刻機,ASML公開發聲,目的達到了?
随着全球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半导体芯片产品的商用化进程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位。据相关资料显示:仅中国每年从外界进口的芯片产品总值,就要超过3000亿美金,甚至长期反超第二类不可再生资源——石油。
而在外界相关规则变动之后,中企想要通过外界渠道获取芯片产品的难度开始逐渐增加,华为麒麟等自研芯片也面临无法代工的窘境。
为了打破这一局面,华为等科技公司纷纷在半导体领域展开布局。中芯更是通过向ASML进口光刻机的方式,来以最快速度提升其芯片代工产能。
在这样的局面之下,荷兰ASML针对于国内市场的态度也开始发生转变,继ASML首席执行官温宁克表态“DUV光刻机的出货,不用受到美特殊授权。”之后,该公司向中企交付光刻机设备的数量,就开始出现大幅度的增长。
23台光刻机!荷兰ASML强势表态
根据ASML披露的财报显示:仅2021年一季度,该公司就向中国销售了23台光刻机,订单数量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78台。同时,中国市场在ASML全球市场中的排名,已经正式反超美国,成为ASML全球范围内的第三大市场。
眼看国内的芯片产业链,正在不断地朝自主替代的方向迈进。老美便又开始向ASML方面进行新一轮的施压,据外媒爆料:美已经展开了对ASML的新一轮游说,并希望其收紧国际主流光刻机的出货,也就是DUV光刻机设备的出货。
不仅仅是EUV光刻机,连DUV光刻机设备的供应都要受到限制?对此,ASML方面给出了强势表态,并称“限制出货,将会导致半导体产业链的中断,要意识到中企在芯片半导体领域的重要性,无论是成熟制程还是先进制程。”
言外之意,就是从正面回绝了美方的游说,仍想要继续出货DUV光刻机等主流光刻设备。对此,就有外媒分析表示“ASML方面的表态,让美不愿看到的局面出现了。”
首先,针对全球芯片产业的布局,是美筹划已久的方案。若是ASML等半导体公司不肯配合,不愿收紧主流光刻机设备的出货等,就会逐步导致其精心的布局失效。
我国倪光南院士就曾表示“如今,除智能手机之外的大多数科技产品,采用28nm、14nm的制程工艺,就基本能够满足其使用需求。”
ASML加快光刻机设备的出货,某种程度,会推动国内芯片代工产业的发展。届时,美就无法通过芯片代工等问题,继续向某些中企进行施压。
其次,ASML在表态中,还描述了中企在半导体领域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即便ASML收紧主流光刻机设备的出货,也只会推动中企在DUV光刻领域的研发投入。
届时,原本属于ASML的市场份额,就会被其竞争对手给拿走。这种局面,自然是ASML方面不愿看到的,所以,在表态出货光刻机态度的同时,ASML也向美抛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收紧当下主流光刻机的出货,会不会阻碍中企来发展芯片技术?答案显然已经呼之欲出。
其实,在华为等科技公司宣布进入半导体领域之后,国内芯片产业链的技术水平就已经在开始不断提高。
借用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的一句话,“芯片不是神造的,国外能造,中国也一定能造。”
更何况,当下我们面临的还不是EUV光刻机,而是技术原理更容易实现的DUV光刻技术,假以时日,中企必定会取得重大突破。
所以说,ASML就光刻机的表态,实际上是描述了当下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现状。不过,这也是美最不愿看到的局面,那就是现阶段的芯片产业链,已经离不开,也无法离开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