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空軍遭遇重大損失 給解放軍提醒!武統台灣重點是建立空中優勢
俄烏衝突爆發以來,俄軍在取得重大進展的同時,也遭遇了烏軍的頑強抵抗。
空中力量方面,多架戰機被摧毀。尤其是3月4日以來,俄軍蘇34、蘇25以及直升機,相繼成為烏軍獵物。
這不僅bao露了俄軍,對敵人的輕視,也反映了空中打擊力度不足等弱點。
為中國可能進行的武統,提供了一個重要警示。
必須建立絕對的空中優勢,才能有效保障己方的安全,保障打擊效果。
俄軍bao露三大弱點
這次俄軍在進攻中遭遇損失,充分bao露了俄軍的三大弱點。
第一、空中打擊力度明顯不夠。
俄軍在開戰之初,就宣稱掌控了制空權,但烏軍依然能夠通過發射地空導彈,使用肩扛式防空導彈的方式,對俄軍進行打擊,而且效果非常明顯。
這就說明,俄軍空中打擊的力度,還遠遠不夠。
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俄軍資金缺乏,精確制導武器不足的因素。
戰機在轟炸的時候,還要掛載鐵炸彈,只能進行低空飛行,很容易受到攻擊。
同時,地面導彈部隊,對地方防空火力點的清楚,也不夠徹底。
第二、無人機數量不足,成一大軟肋。
在戰爭中廣泛使用無人機,能夠大大降低傷亡程度。
但這次戰鬥中,俄軍並沒有出動多少無人機,而是大量採取武裝直升機突擊的方式進行打擊。這種方式,危險性是非常高的。
第三、缺乏對地面部隊的有效空中支援。
俄軍裝甲部隊在進攻中,經常會遭到烏軍的偷襲。
烏軍使用西方提供的反坦克導彈等武器,打擊俄軍的坦克、裝甲車輛、後勤補給車輛,給俄軍造成了重大損失。
這跟空中支援和保護不足,有直接關係。
武統台灣需要建立空中優勢
本次俄烏衝突,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我們也可以從俄軍的不足中,吸取經驗教訓。
在武統台灣的過程中,必須充分建立空中優勢。
因為武統台灣和俄軍本次「特別軍事行動」,有一個最大的相似之處,就是都要充分保障民眾的安全。
在這一過程中,首先就要進行精確的空中打擊。
通過精確制導武器,對台軍機場、防空設施,進行有效摧毀。
而且這種打擊,一定是飽和式攻擊,而且要進行多輪次打擊。不給台軍修復機場的時間和機會。
其次,要充分利用無人機進行攻擊。
中國的無人機技術,是世界領先的。可以通過無人機的密集攻擊,對敵方防空火力,地面武裝進行打擊。
通過這兩個輪次的打擊,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制空權。
之後,戰鬥機部隊,可以完成對地面火力的打擊和壓制,為登陸部隊提供空中保障。
切斷外圍補給是關鍵
烏軍之所以能夠持續對俄軍造成傷害,就是因為西方國家的援助,能夠源源不斷進入烏克蘭。
由此可見,武統台灣的過程中,切斷外圍的補給,同樣非常關鍵。
台灣是一個島嶼,切斷補給主要通過海上和空中兩個方向。
這個時候,我們強大的海軍和空軍,就會充分發揮作用。
首先設立禁飛區,然後就是對各種非法空中目標的打擊。
只有這樣,才能徹底切斷,台軍與外圍的聯繫。
從戰爭中學習戰爭,是我們的重要法寶之一,俄烏戰爭對我們來說,提供的借鑑還遠不止於此。